1987年~1993年我国多省市35~64岁人群调查(中国MONICA)发现,最高发病率为108.7/10万(山东青岛),最低为3.3/10万(安徽滁州),有较显著的地区差异,北方省市普遍高于南方省市。冠心病的患病率城市为1.59%,农村为0.48%,合计为0.77%,呈上升趋势。2009年中国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粗率为94.96/10万,农村为71.27/10万,城市高于农村,男性高于女性。冠心病的发作常常与季节变化、情绪激动、体力活动增加、饱食、大量吸烟和饮酒等有关。冠心病发生预防与一种微量元素硒有着密切的关系,冠心病患者体内缺硒,缺硒加剧冠心病恶化,补硒使病情得到改善,减轻心肌梗塞时心肌损伤程度,缩小梗塞面积和促进修复的作用。
缺硒被认为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。流行病学调查发现,美国和芬兰等国高硒地区冠心病、高血压的发病率比低硒地区明显降低。芬兰东部土壤及人们饮食中低硒,冠心病及动脉硬化引死亡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。Salonen通过调查发现,大部分冠心病患者的平均血硒水平低于对照组。随着血硒水平降低,心肌梗塞及其死亡率的相对危险度显著增高。有人测定了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血硒含量,发现该病发作4小时内血浆硒水平下降,并认为这在心肌梗塞前就已存在低硒。另有观察发现,冠心病患者(心肌梗塞11例,心绞痛14例)血硒水平低。可见,血硒浓度与冠心病具有负相关关系。用富硒酵母治疗冠心病,能使其LPO均值下降,GSH—Px/LPO比值有所提高。另外,全血粘度、血浆粘度、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明显改善。说明心血管病易患因素呈下降趋势。补硒可使动物实验性心肌梗塞损伤减少,加速梗塞区细胞的修复过程;还可增加冠状血管的血流量,降低心肌耗氧量。有利于心肌细胞损伤的修复和功能的改善。
有人分析认为,缺硒与冠心病形成的多种因素密切相关。冠心病人体中的微量元素硒处于明显的缺乏状态。缺硒组人群的高密度脂蛋白(HDL)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,而且能反应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(LCAT)活性的物质AP—CL的含量亦显著低于正常含硒组,当HDL含量偏低时,HDL上的apo—A(载脂蛋白)含量相应减少,细胞内游离胆固醇流出减少而堆积。同时,LCAT活性的降低,使得胆固醇进入肝细胞予以清除的能力减弱,容易造成卵磷脂和游离胆固醇的积累,这是冠心病形成的原因之一。实验表明,低硒时,体内GSH—Px和SOD活性降低。GSH—Px可将SOD歧化超氧自由基(·O2—)生成的H2O2转变成H2O而清除之,防止羟自由基(·OH)、·O2—产生,以减轻和阻断脂质过氧化作用的一级引发作用,通过还原氢过氧化物以减轻或阻止二级引发作用,防止LPO或MDA的生成。低硒时,GSH—Px活性的降低,使得LPO浓度增高,花生四烯酸代谢失调,AS形成,同时,还可导致心脏组织和血管蛋白质和磷脂的损害,从而引起冠心病的发生。硒是自由基清除剂,能提高GSH—Px活性,硒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抗氧化作用,减轻或阻止脂质过氧化反应,降低体内LPO浓度。因此,提高患者体内的硒含量,可以减少冠心病的易患因素,从而有利于冠心病的防治。
冠心病患者每天补充250-300微克硒,不多补也不少补,满足体内微量元素硒的需求,做到科学合理补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