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壤中的硒可来自奉化的岩石或水层,也可来自大气(如降雨)、工业废渣、火山作用等。它是植物(直接)和动物(间接)的主要硒来源;同时生物体中的硒经代谢或分解,又可回到土壤中。
土壤中的硒含量一般为0.12ug/g。典型含量为0.2ug/g。土壤硒含量范围很广,有痕量至82ug/g,碱性土壤更高。我国湖北恩施地区最高硒含量为0.08~45.5ug/g,均值9.7ug/g,而在克山病病区仅为0.06~0.08ug/g。恩施硒中毒地区的硒主要来自含硒量极高的石煤,平均为329ug/g。经过风化作用,煤中的硒可转化为可溶态硒而进入土壤。
土壤硒的含量主要取决于土壤母质的硒含量,以及土壤形成过程中与形成后硒的迁移。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碱性土壤由于降水少,淋溶弱,以及内陆土壤中发生元素的蒸发浓集过程,使硒在内陆盆地的土壤中相对富集,而温带湿润地区一般不利于硒的保留。同样富硒母质发育的土壤,分布在干旱地区的,含硒较多;分布在湿润地区的,则因淋洗而损失。此外,砖红壤、红壤、黑土含硒量比较高。
土壤中的硒含量过低时,会导致植物、动物缺硒而影响生态系统。缺硒土壤主要由花岗岩、古老的沉积物形成的变质岩多种火山岩和砂岩发育而成。我国环境中低硒地带成东北——西南走向,其西北方向为干旱地区富硒环境,东南方向为湿润地区富硒环境。从东北地区暗棕壤、黑土向西南方向,经黄土高原褐土、黑垆土到川滇地区的棕壤性土壤紫色土,红褐土红棕壤,褐红壤区,再至西藏高原东部和南部的高山草甸土,形成一条低硒带。